之前君道论文的小编为大家解释了如何设计调查问卷(questionnaire),今天小编再和大家说一下同学们在写文章时会经常用到的另外一种方法-访谈法(in-depth interview)。访谈是一种使用方便、行之有效的沟通方法和技能。它便于同学们面对面地向受访者传递信息,及时地回收受访者各式各杯的信息反馈,并通过观察实时调整访谈进度,使访谈过程在更为和谐的氛围内顺利进行。假如同学们准备要去开展一次采访活动,那么可以马上就去了吗?答案肯定时不行。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很重要,要明确采访目的,准备采访资料,设计采访问题,预约采访,准备采访物品。而设计采访问题则是最关键的环节。问题设计好了,采访就成功了一半。这里君道论文小编就和同学们探讨如何设计采访问题。
当然在设计访谈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访谈的目的,因为访谈问题也是为了实现前面的目的服务的(深度访谈是什么、为什么、深度访谈怎么做(上)–深度访谈目录与大致内容)。仔细看看深度访谈的目的,我们可以发现为了实现该目的,其前提是从深度访谈中获取足够多、真实的信息。可以说这是深度访谈的直接目的,而那些目的都是在此基础之上的衍生。所以,我们设计访谈问题的目的,就变成了这个:获取足够多、真实的信息。但这显然无法很好地指导我们设计访谈问题,所以,我们还要知道前人总结的一些深度访谈的其他特征,这些特征都可以更好地实现以上目的。深度访谈(in-depth interview)可以参考访谈的以下特征:
1.Light structure and preparation–即需要做一些准备,而且结构上不能太过限制,同学们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事物拟定,熟识公众
访谈提纲要求写于同公众正式访谈之前,它是访谈成功的基本保证。访谈提纲写作的基础,是对特定公众(即访谈公众)深入调查了解,诸如他们的心态,他们的现实利益所在及其有关要求,他们有可能提出的问题以及问题涉及的范围等等,都应深入细致地摸清情况。在这个基础上拟定出各类间题(模拟公众提出问题),然后依次写出回答上述问题的答题要点,以备访谈之用。这样,才有可能实理与现场公众提出的问题在最大程度的重合与呼应,才可能是切实可行的访谈提纲。
提纲掣领,应变有余
访谈提纲一般只为访谈备用,所以,就模拟问题的回答,只能以提纲挚领的方式,简明扼要地以条目式标明要点,以各要点的连缀构成提纲,以各要点统领访谈的主要范围,这是访谈提纲的主要特点。这样才能在访谈会上应答自如,游刃有余。访谈提纲不可能写成临场的具体访谈,访谈人也不可能预测到场上的具体情况和受访人会出现的具体问题,因此,只应以条目式标出答题要点,以求尽可能广泛地涵盖并统领公众的提问范围及其应答。以不变应万变,以一个提纲来备现场的干变万化之用,这就要求主动访谈者注重临场发挥,充分调动自己的应对潜能,在访谈提纲的基础上随机应变,敏悟灵活,不拘一法. 而临场应变和发挥的基础,正在于前面我们提到的平时的深入调查研究和事先预测的功夫。
2.Open ended questions–即使用开放式问题,因为我们要尽量多地获取信息。Open ended questions have no prepared response choices which enables and empower the interviewee to shift the direction of the interview and to bring in unanticipated information. 当然除了开放式的问题,也还有封闭式问题:closed ended questions require only that the interviewer read the question and marks the appropriate answer, “open ended questions can require the interview to transcribe a lengthy statement”. 对于访谈,大部分都是采用开放式问题,所以这里小编就主要讨论开放式问题的一些相关特征。关于开放式问题: 同学们在设计时,可以多询问一件事的过程、印象、感觉等(可能能用5W2H),5W2H即:
(1) 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
(2) 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3) 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
(4) 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
(5) 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
(6) HOW——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
(7) 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访谈者用五个以W开头的英语单词和两个以H开头的英语单词进行设问,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寻找发明思路,进行设计构思,从而搞出新的发明项目,这就叫做5W2H法。
在此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不要用是非题、引导性太强的问题。当然,这并非绝对,问一两个影响不大,如果有必要的话就可以问。是非题很简单,就是让用户选择“是”或“否”。引导性的问题如问用户一个问题,然后给出了一些选项(e.g., what do you like to do usually? Watching TV? Play Games? Or searching internet?),这样往往导致用户直接从你给的选项中选择答案,就与封闭式问题效果相近了,而且这样会导致一问一答的机械模式,无法实现让用户尽量多说的目的。
注意设置能获取准确答案的追问问题。由于开放式问题比较开放,虽然利于获取尽量多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可能不够准确,从而导致难以分析出真实需求。因为用户的回答往往受限于用户本身的思考、表达能力,而且开放式问题得到的答案并不要求准确性。所以,在每一个开放式问题的后面,最好都准备几个这样的追问问题,类似于将导向性问题的选项放进了追问问题中。当然,如果用户在开放式问题中就说得很清楚了,那就无需再问。什么答案是不够准确的呢?比如。如果用户说“the user experience of XX software is not good”, 那么你就需要问,which aspect is not good in your opinion?
Neutral probes/ non-biased encouragement–即不要影响用户,让用户的回答保持中性客观,即获取真实信息。事实上,there have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访谈者不能表现自己任何的赞同、不赞同、鼓励、有偏见的引导等;另一种认为我们需要给予用户适当的、中性的反馈,包括适当的鼓励,否则会显得不大自然: These acknowledgments such as “yeah,” “right,” “great,” “okay,” and “mhm” show response or influence from the interviewee’s answers can have on interviewer, not through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pic but through minimal feedback. If these acknowledgment are not used then the conversation can be seen as problematic.
所以,上述特征都是作为参考,并非绝对。除了要实事求是,有些特征本身就存在争议。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特征可以参考:
要有一些需要用户较多思考的问题。这是为了挖掘用户需求,也即寻找用户需求更真实的本质,是真实性的体现。
最基本的原则:以用户为中心。这一点是贯穿始终的,在每个原则中都有所体现。因为你要让用户提供尽量多、真实的信息,就要提供足够好的用户体验,顺着用户来。体现在问题设置上,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问题的顺序安排要合理1)整体顺序-开始要铺垫(可以寒暄、闲聊);叙述性的问题多放在前面(较少思考,直接陈述即可);需要较多思考的问题,放在后面;容易造成尴尬的比如涉及隐私,放在最后;2)不要集中出现难度大、比较枯燥的问题。尽需要较多思考的问题原则上需要放在后面,但集中度上也要讲究,不能让它们汹涌而出,而应该是适当地波动,中间也要穿插几个简单的问题。
其次是,问题之间要有逻辑上的连贯性,否则容易让人感觉忽左忽右。涉及可能需要较多思考的问题时,尽量让用户叙述而不是思考。你要想着如何让用户叙述,从而挖掘用户需求,而不是直接让用户思考后给你答案。比如你想了解用户使用某个产品的原因,尽量不要直接问其原因,而可以拆分问题:你从哪里听说这个产品的?当时介绍的内容如何?被哪里打动了……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要说通俗易懂的语言。即要让用户容易理解,不要说那些用户不熟悉、听不懂的术语,比如你说单机游戏,可能很多用户就不知道。当然,如果你已经尽量说简单话但用户还是听不懂,可以现场演示给他看。
最后,访谈涉及还需坚持一些基本的原则:尊重、友好、真诚等。这些原则是基本原则,但也不能忽略。体现在访谈问题上,就是不要出现一些违反这些基本原则的词语、问题等,否则会引起用户反感,导致用户不配合,这也就无法实现获取足够多、真实的信息的目的。
上文我们介绍了访谈设计的特点以及一些原则,下面小编说一下,访谈提纲的具体提问技巧,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访谈设计的技巧。
访谈,归根结底,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
1 、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 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 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采访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 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 、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 · 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
下面,君道小编为大家提供一个具体example,方便大家理解访谈问题设计:
一、Personal information
People:Mr.XXX Male XXX网
job:network editor interview object and aim: Mr.XXX as a network editor, is worth to interview. As my survey’s chosen topic is “network editor”, while Mr.XXX acts as a network editor match my topic research Aim: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二、organize the material and form the main content of interview
Mr.XXX as a new media worker, can express his ideas about the current conditions of various new media, and introduce the daily works of a network editor as a interviewer, you can firstly talk about Mr.XXx’s lifes before working as an editor and ask for reasons of choosing as an editor, so as to smoothly progress towards the formal interview. In a word, as an interviewer, you need to try making the talking environment comfortable.
三、The interview question
1. does this work is your ideal works?
2. usually, what did you do in your daily work?
3. in your opinion, what professional skills should be possessed as a network editor?
what basic professional quality should be owned?
can you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cell phone newspaper?
4. do you think the cell phone newspaper has a great prospect?
5. it seems that your network has an interaction with XXX network newspaper,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at?
6. did you feel pressured in this industry?
7. what difficulties you often meet when you do this work?
8. the biggest challenge faced in this work?
9. the most successful thing you do in this work?
10. how about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industry?
11. can you explain your attitude toward media industry?
这里给大家一个小口诀,方便大家记忆如何设计采访提纲
问题设计要做到,紧扣主题和目的
问题不多也不少,三至六个最相宜
问题排列有学问,先说容易后说难
礼貌用语请别忘,语言表达要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