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金融类专业成为留学生学习的热门专业。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在向前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很多学生看到了金融行业的发展前景,于是打算申请金融类专业。金融类专业属于高层次应用经济学,着力于研究金融市场、现代金融机构、整个金融机制的运动法则。金融类专业需要学习数学,包括线性代数、微积分、计量学、统筹学、运筹学、微积分等,这些都是专业课程来的,需要学生们好好掌握数学方面的知识。此外,留学生们还需要学习统计学、财政学、计量学、金融学等等。如果数学和金融计算不会的话,稍微一个不留神,就很容易挂科。很多学习金融类专业的毕业生都会吐槽道课程里涉及计算的部分学习不好的话,就会成为一个硬伤,要是挂科严重的话,那么就会影响到毕业。所以金融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并熟练运用金融专业常用的计算公式,避免或减少挂科的概率。本文,君道论文的小编就和留学生们说一下金融专业常会用到的计算公式,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金融专业的课程。
首先我们来学习Activity Ratios(营运效率比率)。
营运效率用来体现企业经营期间的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可以反映企业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资产流转速度是衡量企业营运效率的主要指标。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表明资产可供运用的机会越多,使用效率越高,反之则表示资产利用效率越差。通过对运营效率比率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营业状况及经营管理水平。在供、产、销各环节中,销售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产品只有销售出去,才能实现其价值,收回最初投入的资金,顺利地完成一次资金流转。这样,就可以通过产品销售情况与企业资金占用量来分析企业的资产流转状况,评价企业的营运效率。
通常情况下,营运效率比率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短期比率,这类比率主要考察存货和应收账款两部分的使用效率,因为它们是流动资产中的主体部分,又是流动性相对较弱的;另一类是长期比率,主要指的是总资产周转率(Total asset turnover),考察的是企业账面上所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常用的财务杠杆比率主要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周转率。
1)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显示了企业在一年或者一个经营周期内存货的周转次数。年均存货通常是指年内期初存货和期末存货的算术平均数。其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年销售成本/年均存货
存货周转率越大,说明存货销售、变现所用的时间越短,存货管理效率越髙。利用存货周转率,我们很快可以算出存货周转一次平均要花多长时间,这就是存货周转天数,其公式为:
存货周转天数=365天/存货周转率
2)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则告诉我们能够以多快的速度收回销售收入,显示了企业在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内,应收账款的周转次数。其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年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率越大,说明应收账款变现、销售收入收回的速度所需的时间越短。利用应收账款周转率,我们也很快可以算出收回一次应收账款平均要花多长时间,这就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其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天/应收账款周转率
3)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衡量的是一家企业所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它的计算公式是:
总资产周转率=年销售收入/年均总资产
这里的年均总资产也是企业年内期初资产和期末资产的算术平均数。总资产周转率越大,说明企业的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髙。
其次,我们需要学习Liquidity Ratios(流动性比率 )
流动性比率是用来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Ratios derived from the balance sheet that measure how easily a firm can pay its debts)。流动比率大于2,企业也可以足额偿付其短期债务;速动比率大于1时,企业才能维持较好的财务稳定状况和短期偿债能力。这里有两个关键的ratios需要计算用以指导the liquidity position of a business,即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和速动比率(quick ratio)。这两个比率是目前判断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最常用的两个财务指标,前者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后者是指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公式如下。
The current ratio=current assets/current liabilities(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一般为2/1)
The quick ratio=quick assets/current liabilities(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为1/1)
其中速动资产(quick assets)=流动资产-存货(current assets less stock)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指流动资产总额和流动负债总额之比。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这个比率一般标准为200%,根据企业经营规模,行业种类不同可以在140%以上为宜。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负债,也叫短期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暂收应付款项、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
流动比率是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流动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是反映流动财务状况的比率之一;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常用的比率。虽然流动比率越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大,但是比率太大表明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经营资金周转效率和获利能力。一般认为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为2。还有一点应注意的是,流动比率高的企业并不一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就很强,因为流动资产之中虽然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变现能力很强,但是存货、待摊费用等也属于流动资产的项目则变现时间较长,特别是存货很可能发生积压、滞销、残次、冷背等情况,流动性较差。而速动比率则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因为速动资产就是指流动资产中容易变现的那部分资产。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指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的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其中速动资产是流动资产减去存货的金额,主要包括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变现。而流动资产中存货及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不应计入。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测验比率”(Acid-test Ratio、Quick Ratio),是反映流动财务状况的比率之一,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速动比率的标准一般应保持1:1,根据目前的情况达到60%以上即可。流动比率大,速动比率小时,说明企业存货过多。此外,计算速动比率时,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是因为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变现速度较慢,有些存货可能滞销,无法变现。至于预付账款和待摊费用根本不具有变现能力,只是减少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出量,所以理论上也应加以剔除,但实务中,由于它们在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计算速动资产时也可以不扣除。例如:
根据新天公司资料,2001年初的流动资产为6127100元,存货为3870000元,流动负债为2977100元;年末的流动资产为5571751元,存货为3862050元,流动负债为1644390元。则速动比率为:
年初速动比率:(6127100-3870000)/2977100=0.76
年末速动比率:(5571751-3862050)/1644390=1.04
另外,在运用速冻比率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是流动资产中风险最大的,并且在计算速动比率的时候没有把应收账款剔除掉。所以,这里就又说到了一个概念,即超速动比率,超速动比率剔除了短期投资、应收账款等资产,它是某些银行在对公司发放贷款时候的凭证,因为它的计算更加保险、准确。
3)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在实际中的运用
速动比率的高低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强弱,它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并且比流动比率反映得更加直观可信。如果流动比率较高,但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却很低,则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仍然不高。在流动资产中有价证券一般可以立刻在证券市场上出售,转化为现金,应收帐款,应收票据等项目,可以在短时期内变现,而存货、预付帐款、待摊费用等项目变现时间较长,特别是存货很可能发生积压,滞销、残次、冷背等情况,其流动性较差,因此流动比率较高的企业,并不一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很强,而速动比率就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速动比率一般应保持在100%以上。总之,流动比率(CR)、速动比率(QR)的分析不能独立于流动资产周转能力的分析之外,存货、应收账款的周转效率低下也会影响流动比率的分析实用性,所以上述两指标的应用应结合流动项目的构成和各流动资产的效率综合分析。一般来说如下:
CR<1 and QR<0.5 资金流动性差
1.5<CR<2 and 0.75<QR<1 资金流动性一般
CR>2 and QR>1 资金流动性好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指标值越高,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反之,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越低,则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低。换句话说,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作为判断企业财务状况的两个重要指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而应当保持在一个适当的幅度。因为当这两个指标过高时,尽管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有相当的保证,但是这时企业的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则由于大量地占用资金而减缓它们的周转速度致使资金不能充分发挥有效的使用效益,进而间接影响企业的长期生产经营效果;当这两个指标过低时,负债过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不能保障,经营风险增大,投资者投资信心不足,同样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效果。问题是如何来把握这两个指标的度,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究竟应当多高才算是保持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之内?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实则非常困难。这是因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受到行业不同的影响,市场风险的影响,价格变动的影响,国家政策的影响。此外,速动资产与流动资产之间的结构比例的变化,也是影响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正是上述多种因素共同牵制的作用,使得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在反映短期偿债能力上的表现并不相同。因此,在运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指标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不能搞一刀切。
这里,君道论文小编认为正确运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指标,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做出判断的方法是:
①依据一个较长时间段落(一般应当不少于5年)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期间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数据取其加权平均数为基本标准数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比率=(∑x[,i]f[,i]/∑f[,i])
速动比率=(∑y[,i]f[,i]/∑f[,i])
这里我们之所以选择时间作为计算流动和速动比率基本标准平均值的权数,是因为历史数据的时间与测定数据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数据的时间与所要测定数据之间的距离越近,则对测定数据的影响就越大;距离越远,影响就越小。因此,对于越靠近测定数据的历史数据其时间给定的权数越大,反之就越小。
例如,某企业2000-2004年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平均值分别是:1.5、1.6、1.5、1.4、1.8和1.0、0.9、0.9、1.1、0.8。则该企业2005年四季度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基本标准数值是:
流动比率标准数值=(1.5×1+1.6×2+1.5×3+1.4×4+1.8×5/1+2+2+4+4)=1.59
速动比率标准数值=(1.0×1+0.9×2+0.9×3+1.1×4+0.8×5/1+2+3+4+5)=0.93
②根据影响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因素,建立以下数学系数模型,确定需要调整的系数:调整系数
式中:m[,1]m[,2]m[,3]…m[,n]表示影响流动和速动比率变化的各个因素指数。
调整系数的作用是对流动和速动比率的标准数值进行修正,因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由于受多种市场、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使其具有不同的判定生产经营正常与否的准绳。另外在确定调整系数时我们使用的是几何平均数的方法,之所以采用几何平均数而不采用算术平均数是因为引起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最终变化的并不是单个因数而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采用几何平均数则能够更好地解决这种多因素共同作用的问题。
例如,上述企业的行业指数为87%,2005年四季度该企业的季节变化指数为55%(淡季),市场风险指数为95%,价格指数为130%,国家政策影响指数不变(即100%),则该企业流动和速动比率2005年四季度的调整系数是:调整系数
③依据调整系数对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基本标准数值进行修正,计算流动和速动比率的正常值:
流动比率=1.59×47.91%=0.76
速动比率=0.93×47.91%=0.45
④依据调整后的标准作为短期偿债能力优劣的分析,如果企业流动和速动比率的实际值大于或小于上述正常值,则可以作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水平过高或过低的判断。
总之,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作为判断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经常使用的指标,必须考虑企业行业的特点和季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才能依据正确的尺度做出正确地判断。